时间:2025-02-06 11:44 浏览数:次 来源:
近日,人社部公布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和关于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拟表彰名单的公示。其中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有51人入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有14人入围。我院张俊晶教授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包立道教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张俊晶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博士生导师
内蒙古自治区过敏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现就职于呼和浩特市变态(过敏)反应中心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普通外科

研究方向为食物过敏基础与临床、肝胆胰脾外科疾病诊疗基础与临床,尤其擅长以腹腔镜、胆道镜等操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常规开展腔镜下胆囊癌根治切除、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以及胰腺十二根治性切除等微创手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等20项、省部级人才计划12项。担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7项;获得厅局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8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译著1部。2011年获得共青团、卫生部授予“2009-2010年度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普通外科疑难病危重病诊治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2017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类)”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内蒙古青年创新人才奖”,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2021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22年被授予内蒙古医师协会“名医”称号。
包立道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药师(二级)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公派访问学者
中日笹川医学奖学金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优秀临床药师”
现就职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药剂科

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适宜技术分会副会长、内蒙古药师协会基层药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内蒙古蒙医药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荣获中组部“西部之光”青年学者、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五类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中蒙医药青年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等多项人才称号。
包立道长期从事现代医院管理、中蒙医药现代化研究及个体化精准药学研究。首次发现治疗糖尿病靶向明确为SOCS3的microRNA-185,发表首篇蒙药有效成分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的研究论文、首篇蒙医温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SCI论文,开展世界首次在WHO临床试验平台注册的蒙药临床研究、首个布病侵袭附睾的机制研究;近年来荣获华夏医学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届苏荣扎布医学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等多项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各级科学基金30余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SCI收录50余篇),编写中英文论著7部,获得专利30余项。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的深切关怀与引领,享受此殊荣的人员乃国家人才队伍的精英,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战略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旨在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发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联合表彰。
近年来,我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张俊晶教授和包立道教授分别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标志着我院在培育人才、发挥人才主动性等一系列人才建设上初具雏形。
医院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中蒙医药青年领军人才、“英才兴蒙”工程人才、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个人及子工程培养人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青年领军人才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32人。医院拥有三个“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
下一步,医院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不断推动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提质增量,为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