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3 16:13 浏览数:次 来源:
6月19日下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一名69岁男性患者,紧急完善相关检查后,因患者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呼吸窘迫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在副院长索日娜、侯永泉和杨晓光的现场指导下,烧伤整形外科主任胡日查及其他多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李斌主任及当班的赵珊珊副主任医师迅速制订治疗方案。患者血气分析提示高乳酸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因重症感染、重度休克状态(需极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极其依赖补液治疗,当日即输入10000ml以上液体来稳定血流动力学,并紧急行CRRT治疗以稳定内环境。

经上述治疗后,患者循环趋于稳定,但胆红素进行性上升,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已完善相关检查,不考虑溶血、胆管炎、肝衰竭等因素所致胆红素升高,考虑高胆红素血症会进一步影响患者意识等,决定为患者行胆红素吸附治疗。
胆红素吸附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医疗技术,首先将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再通过离子型树脂的吸附柱,将其中过多的胆红素吸附并去除,最后将经过处理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的体内。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轻相关症状和病情,与血浆置换相比,可节约血浆,从而降低医疗费用,适用于严重黄疸或肝功能衰竭患者。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充分研讨,并与家属积极沟通,明确治疗方案。在李斌主任、赵珊珊副主任及董建华、张亚敏副主任医师及李海丽护士长的指导下,由重症医学科刘文龙护师进行上机操作,顺利独立完成了首例胆红素吸附治疗操作。治疗3小时后,患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总胆红素由原来的217.99umol/L下降至162.40umol/L。

此次为我科首次独立开展胆红素吸附技术,配合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为后期治疗提供了保障。经过科室医护人员十天的全力抢救,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已转至烧伤整形科继续治疗。
人工肝模式——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科血液净化技术再上新台阶。新技术的开展,将病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与人工肝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元综合的治疗模式,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